数理科学

  • 顾及位置关系的直线参数整体最小估计算法

    颜晓于;刘宇凡;鲁子洋;张重阳;

    针对直线间平行、垂直和斜交的3种位置关系,提出将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转化为等式约束条件,结合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首先,将直线间的3种位置关系表达为直线斜率的关系,对其线性化,得到3种约束模型;其次,根据加权整体最小二乘准则确定附有等式约束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平差模型,推导其解算方程,并建立平差算法;最后,针对3种约束模型进行拟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可行性,拟合精度较高,且能确保直线间的平面位置关系正确。

    2025年01期 v.37;No.173 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融合习题难度和遗忘行为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

    马芳兰;朱昶胜;朴世超;

    深度知识追踪是实现在线教育个性化的关键技术,但是目前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普遍存在只考虑问题及其结果,忽略了学习者作答结果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深度知识追踪模型的可解释性差、预测准确率低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习题难度和遗忘行为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FDKT-ED),该模型建立在传统DKVMN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作答结果和习题难度的同时,优化模拟学习者学习过程,将遗忘这一关键行为考虑在建模过程中。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发现,该模型一方面提升了学习过程中的可解释性,能够将知识状态的变化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将预测结果准确率提升了2%~4%,预测效果提升明显。

    2025年01期 v.37;No.173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表面缺陷检测

    胡璐萍;管声启;王剑楠;吴哲;刘懂懂;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精度不足和速度缓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5s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在此算法中,首先在YOLOv5s网络中Bacbone部分内嵌入CBAM注意力模块,它能够有效挖掘钢轨损伤的通道和空间特征信息;同时,采用轻量化的CARAFE模块取代原YOLOv5s网络中Neck部分的传统上采样模块,避免上采样过程中特征信息的丢失,生成更多的细节和平滑的边缘,有效增加模型的感受域,这些优化措施显著提升了模型对钢轨缺陷特征的捕捉力,进而增强了模型的检测精度;其次,通过将YOLOv5s中的CBL模块更换为更加高效的GSConv卷积模块,实现了计算成本的节约和检测速度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s对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平均精度mAP为90.98%,相比于YOLOv5s提升了2.7%,其中检测摩擦缺陷的平均精度提升了5%,对于疤痕缺陷和裂纹缺陷精度提高了2.3%和0.9%,检测速度提高了7.52帧/s,能够有效解决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准确率低及检测速度慢的问题,证明了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2025年01期 v.37;No.173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插值的风资源分布估计方法

    刘尉;夏雪;李舒月;王彧;许子诺;

    风资源分布信息在风力发电、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以黑龙江西北部23个气象站点在1989—2018年30年间的逐日平均风速数据为基础,依据相关系数与推土机距离(EMD)为聚类指标进行站点分类,并通过F检验确定最佳聚类。对待测点插值时选用适当的类别中的站点,与径向基函数(RBF)插值法相结合,构建基于风速相关性的风速插值模型,并使用均方误差(MSE)和决定系数(R~2),与不同插值模型的插值精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不同站点风速之间的相关性整体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将构建出的风速插值模型与其他插值模型以及未分组的直接插值方法对比,得出本文所提方法的插值效果较好,插值精度得到提升,平均MSE降至0.157 6 m/s,R~2提升至0.903 9。研究对探索区域风资源分布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5年01期 v.37;No.173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高噪声数据的VMD-EWMA控制图

    杨亦浏;朱永忠;徐薪苡;

    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因受到复杂随机因素影响,呈现高噪声特点,使得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和响应,从而误导生产环节的决策。现有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控制图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据中的噪声干扰,但在面对高噪声数据时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EWMA控制图在处理高噪声数据时的准确性,将变分模态分解(VMD)与EWMA控制图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噪声数据的VMD-EWMA控制图。通过VMD方法分解出高噪声数据中的本征模态函数来还原真实的过程特征信息,进而结合EWMA控制图进行异常监控。最后使用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VMD-EWMA控制图与奇异值分解和小波阈值去噪结合EWMA控制图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VMD-EWMA控制图能够更好地抑制高噪声对过程监控的影响,减少误报和漏报的风险,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5年01期 v.37;No.173 33-3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筑结构

  • 均布荷载下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工字形梁侧扭屈曲研究

    刘迎春;胡志峰;计静;张文福;姜良芹;

    为研究均布荷载作用下跨中设置扭转支撑的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工字形梁的稳定性能,通过能量变分法,开展弹性侧扭屈曲分析,求解出该类梁弹性侧扭屈曲临界弯矩。采用MATLAB软件编写不同截面尺寸、跨度、支撑刚度下梁的临界弯矩计算程序,获得大量临界弯矩,并使用1stOpt软件对其进行拟合,获得有支撑和无支撑条件下梁的临界弯矩计算公式、支撑刚度达到门槛刚度时梁的临界弯矩计算公式和门槛刚度计算公式。最后使用ANSYS软件验证公式的精度,将分析结果与公式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支撑刚度达到门槛刚度前,随着支撑刚度增加,临界弯矩随之增大。经有限元验证,回归出的公式较为可靠,与有限元的误差在5%以内,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7;No.173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节能模块墙轻钢混凝土组合柱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张国文;王雅静;乔文涛;李源瑞;张俊杰;

    作为节能模块墙主要受力构件,轻钢混凝土组合柱的节点连接直接影响结构整体的传力效果。为研究轻钢混凝土组合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首先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到该构件底部混凝土脱落且内部型钢鼓曲;然后进行有限元分析,将试验和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限元参数化分析,探究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和型钢厚度3个参数对轻钢混凝土组合柱-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及型钢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轴压比的增大而降低,且随型钢厚度变化承载力变化幅度较大;试件延性系数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轴压比的变大及型钢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2025年01期 v.37;No.173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简支钢-混组合梁挠度计算的附加刚臂约束法

    王扶义;钱若霖;傅立军;王宁;

    钢-混组合梁挠度计算的主要思路是折减截面刚度,再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但组合梁刚度沿梁长变化,这与结构力学中挠度计算刚度一致的假定矛盾,因而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经验近似性。假定在组合梁钢梁顶部及剪力连接件上附加刚臂约束从而保持截面刚度不变,受弯后释放剪力连接件上的约束使钢梁顶部刚臂中产生附加弯矩,补偿施加于组合梁上,获得附加挠度并产生新的附加弯矩,重复以上过程,可得挠度为初始挠度与所有附加挠度之和,其值收敛。分析可见,附加弯矩之间相差较大,故挠度可简化为初始挠度与第一附加挠度之和。推导出简支梁在均布荷载和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第一附加挠度统一计算公式,与文献试验数据及规范计算方法对比,其计算精度较高,简单易用,避开了与刚度一致假定的矛盾。

    2025年01期 v.37;No.173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支撑加固钢框架抗连续倒塌设计研究及分析

    孙海峰;黑晓丹;张勤生;胡隆德;夏远洋;

    为研究钢结构抗连续倒塌加固设计方法,建立纤维梁-分层壳数值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分别计算设计结构首层6个单柱拆除后结构极限荷载和拆除单柱及其相邻柱的极限荷载,使用本文给出的钢支撑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计算得到钢支撑加固抗连续倒塌加固设计荷载,假定支撑与框架对结构抗连续倒塌的贡献独立,计算设计钢支撑截面。分别建立倒V形、V形、偏心形和X形钢支撑框架,研究了不同支撑类型对钢框架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拆除Ⅱ柱最容易发生连续倒塌,拆除Ⅳ柱最不易发生连续倒塌,同时拆除Ⅲ-Ⅱ柱最容易发生连续倒塌,同时拆除Ⅵ-Ⅹ柱最不易发生连续倒塌;本文提出的钢支撑加固设计方法可靠;倒V形、V形、偏心形和X形钢支撑均可提高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极限承载力和刚度,倒V形支撑对减小CRP位移效果最好,其次是X形、偏心形和V形。

    2025年01期 v.37;No.173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隧道工程专题

  • 基于渗滤效应的砂层盾构隧道环外注浆渗透扩散模型研究

    何敏敏;黄玉龙;

    为探究已建盾构隧道在卸压排水条件下的环外注浆渗透扩散规律,根据渗滤效应下浆液渗透扩散路径方程,通过对环外注浆正、负压空间分布的计算,建立了考虑渗滤效应的卸压排水环外半球形渗透扩散理论模型,给出了浆液渗透扩散半径理论表达式,结合相关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并分析注浆压力、渗滤系数、注入速率及卸压孔距离对浆液渗透扩散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1)考虑渗滤效应的盾构隧道环外注浆渗透扩散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浆液渗透扩散的空间分布规律;(2)环外注浆渗透扩散半径与注浆压力呈正相关关系,与渗滤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浆液注入速率和卸压孔距离无关;(3)环外注浆扩散半径随着注浆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最佳注浆时间为30~60 min,并且可以通过增大泄水压力进一步提升浆液的渗透扩散范围。

    2025年01期 v.37;No.173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坑小净距上跨盾构隧道扰动变形分析及加固方案研究

    汤立峰;

    外部基坑上跨盾构隧道施工不可避免引起隧道结构变形,为确保盾构隧道结构的变形稳定,需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加固措施。以徐州彭祖大道快速化工程上跨2号线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MJS)对隧道周边地层加固及在隧道拱顶设置管幕的保护方案,基于对隧道上方基坑隆起变形及隧道水平、竖向变形实测数据分析,探究加固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粉土地层中基坑小净距上跨区间隧道时采用MJS地层加固+管幕工法的加固方案,基坑开挖采取横向分条、纵向分块的方式,基坑底最大隆起变形2.53 mm,隧道最大水平、竖向变形值分别为1.95 mm、3.86 mm,变形值均满足控制值要求。采用有限模型对隧道加固方案计算分析,隧道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不同加固方案结果表明,采用钢管幕的保护措施合理,增大管幕直径可减小隧道隆起变形,但两者并非线性关系,隧道最小隆起值约等于拱顶地层压缩变形值。

    2025年01期 v.37;No.173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隧道仰拱参数对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

    杨治军;王永刚;刘泾堂;胡金鑫;邱成虎;

    为了研究隧道仰拱参数对二次衬砌结构力学、形变特征的影响规律,建立不同围岩条件下的衬砌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衬砌结构受力变形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净空断面为三心圆时,随着仰拱深度增加,衬砌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和变形均逐渐减小,且拱脚处衬砌内力减小幅度最为显著。结合不同仰拱深度条件下衬砌弯矩、剪力的拟合结果,发现三心圆断面仰拱深度在225~235 cm之间(仰拱矢跨比为1/5)时,衬砌结构受力最小。在不同围岩条件下,衬砌结构变形量随着仰拱深度增加而减小,且减小幅度也逐渐变小,发现仰拱结构轴力最大值分布位置与围岩作用条件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对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025年01期 v.37;No.173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EMD-WOA-TCN的隧道节理密集带围岩变形预测

    黄宇生;韩纪传;危桂林;杨路明;李新志;

    为实现西岭隧道节理密集带段落围岩变形的智能预测,确保后续的施工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鲸鱼优化算法(WOA)和时序卷积网络(TCN)相结合的EMD-WOA-TCN隧道节理密集带围岩变形预测方法。利用现场实测的变形数据,结合EMD和WOA对TCN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经验模态分解(EMD)下,WOA-TCN模型相较于TCN模型在围岩变形预测方面的精度更高,该模型不仅能够为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够推动智能预测技术在隧道工程领域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1期 v.37;No.173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特长小半径螺旋隧道CO气体分布规律研究

    危桂林;杨路明;黄宇生;韩纪传;李新志;

    螺旋隧道不同于直线隧道,受曲率、坡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通风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以韩口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并分析螺旋隧道在不同曲线半径、送风速度和不同风管末端距掌子面距离工况下隧道内CO气体的运移规律,将所得结果与现场实验结果相互验证。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掌子面前方污染物扩散影响排序为:送风速度>风管出口距掌子面距离>曲线半径,在实际工程中,建议风速25 m/s左右(经济性为前提),风管末端距掌子面距离为15 m左右;数值模拟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较为吻合,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2025年01期 v.37;No.173 100-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形理论和NRS-RF-Arima模型的隧道仰坡安全性评价

    郭子飞;

    为合理评价隧道仰坡安全性,以仰坡地表变形监测结果为基础,先利用分形理论的V/S分析法开展仰坡安全性初判,即初步判断隧道仰坡的安全状态及变形发展趋势,再利用邻域粗糙集理论、随机森林法和Arima模型构建隧道仰坡变形的误差修正预测模型,并通过变形预测结果评价仰坡安全性的发展趋势。实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V/S分析,得到隧道仰坡变形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其变形呈持续增加趋势,且变形维数D在1.0~1.5之间,可知隧道仰坡目前处于安全状态;经仰坡变形预测,可知隧道仰坡变形仍会进一步增加,并无收敛趋势,与趋势判断结果一致;综合二者结果可知,隧道仰坡目前虽处于安全状态,但其变形趋于不利方向,后期安全性具减弱趋势,应加强监测及支护,以保证隧道进洞安全。

    2025年01期 v.37;No.173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

  • 基于博弈模型的农户亲环境行为决策研究

    张艺;王蕾;吉一喆;韩庆怡;

    农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政府投入、市场机制、农户亲环境行为是破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关键要素。构建政府-消费者-农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农户亲环境行为决策路径。研究发现:(1)农户本身更关注眼前利益,寻求生产的最低风险,短期内即使有政府的补贴作为保障,在消费者行为不确定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选择不亲环境行为决策。(2)从长期来看,消费者对获得的身体健康收益不敏感;环境收益、声誉收益、罚款收入提高,政府更倾向于监管;由于时间等成本被分摊降低、环境收益带来了很多附加价值,农户倾向于亲环境。(3)即使消费者本身愿意为健康额外支付,但当其意识到农户亲环境的产物不能完全被市场规则保护时,就可能出现投机行为。(4)当消费者一开始就选择承认农产品绿色且愿意额外支付时,长期情况下就一定会选择继续承认并额外支付,反之则会逐渐发展为不承认农产品绿色并以普通农产品价格购买。

    2025年01期 v.37;No.173 11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入产出视角下我国文旅融合水平与区域差异研究

    李秀琪;黄佛君;侯建楠;沙贝宁;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根据历年我国及除港澳台之外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统计年鉴和投入产出相关数据,借助投入产出模型,从我国、区域及省域视角揭示文旅产业融合的情况。研究表明:我国文旅产业内融合变动较大,旅游产业由1990年的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经不断转变于2020年成为中间产品型产业;文化产业一直以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类型为主,从属于旅游的属性较强。文旅产业融合经历了3个阶段:1990—2002年为“吸纳融合”,2002—2007年为“渗透融合”,2007—2020年为“整合融合”。东部地区文旅产业间融合度在1997—2017年均较高,西部地区在1997—2012年高于中部地区或与中部地区持平,中部地区在2017年反超西部地区。从省域视角来看,1997年、2002年融合度高的省级行政区少,2007—2017年显著增多,其中北京的文旅产业融合度最高,其次是上海、福建、陕西等地,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融合度较低。在空间上文旅产业间的融合度自东向西递减,文旅产业的互动多发生在邻近省级行政区,经济发达的省级行政区如北京、上海等对其他省级行政区文旅产业的发展贡献程度较大。

    2025年01期 v.37;No.173 12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ESG实践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企业监管规模及资产结构的调节效应

    魏甜;蔡林美;

    上市公司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其环境、社会、治理责任履行(ESG实践)及体系建设有助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选取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作为初始数据样本,探究企业积极履行环境、社会及治理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关注企业资产结构和监事会规模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积极履行环境、社会及治理责任能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发现企业监事会规模和资产结构在企业履行环境、社会及治理责任提升企业价值过程中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在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中,资产结构和监事会规模具有更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进行ESG实践和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以期推动绿色发展进程。

    2025年01期 v.37;No.173 137-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EMATEL-ANP的安全评价机构信用影响因素研究

    张佳宁;戚作秋;李利;石娇娇;

    安全评价机构信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有效提高安全评价机构信用等级,充分发挥安全评价机构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从组织结构管理、技术能力建设、体系运行、诚信保障、社会信誉5个方面构建了安全评价机构信用指标体系,并结合DEMATEL-ANP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由DEMATEL分析可知信息管理能力、设施环境、仪器设备等指标原因度小于0,属于导致类因素,易受其他指标影响,需重点管控;由ANP分析可知体系完整性、体系有效性、评价档案规范性等指标权重较大,需重点管控。同时考虑DEMATEL和ANP的优缺点,需要对评价报告合规性、评价档案规范性指标进行重点管控,据此提出相关预防建议,以提升安全评价机构信用水平。

    2025年01期 v.37;No.173 146-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