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科学

  • 非线性本构关系下两端固定梁的弯曲变形

    曲昭霞;赵永刚;秦慧峰;

    基于经典梁理论和非线性本构关系,研究两端固定梁在横向分布载荷作用下的弯曲问题。首先假设材料弹性模量是应变的线性函数,推导了本构关系非线性情况下弯曲问题的基本方程。运用数值方法求解该支承条件下的弯曲问题无量纲方程的数值结果,分析了本构非线性参数和载荷对弯曲变形的影响,将大挠度问题与小挠度问题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非线性本构关系材料的梁的弯曲问题,即使在变形较小时也应采用大挠度方程求解。

    2020年01期 v.32;No.14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多摄站数码影像光束法相机检校的研究

    谷晴晴;李浩;

    普通数码相机在近景摄影测量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基于三维控制场的光束法作为相机检校的一种经典方法被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影像数量和拍摄角度对光束法相机检校的影响,架设了多个摄站对三维控制场进行拍摄,通过依次增加摄站影像进行光束法相机检校,并对检校参数从稳定性和量测应用精度2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多摄站影像的光束法解算有利于提高检校参数的稳定性,并且量测应用精度较高,但并不是影像数量越多越好,随着拍摄时镜头距控制场中心距离的增加,以及镜头相对于正直拍摄方向偏转角度的增加,得到的影像并不利于检校,加入这些影像反而会导致检校效果变差。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考虑在控制场的左前方、正前方和右前方等合适位置架设5个摄站,使用5张影像进行光束法相机检校以获得最佳的检校稳定性和量测应用精度。

    2020年01期 v.32;No.143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面与跨江水准混合网平差中的定权方法及可靠性分析

    钱龙;黄腾;赵仲荣;蔡宁;嵇卉;

    在大型桥梁工程控制网布设中,因江河影响,采用精密测距三角高程法观测,形成地面与跨江水准混合网。针对地面与跨江水准混合网平差时,需要解决不同种类观测值如何定权以及跨江水准联测后如何检验两岸基准点可靠性等关键问题,通过在自由网中选取跨江水准两类不同权值进行平差计算,推证跨江测距三角高程采用距离平方倒数定权的合理性;应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定权解算后,证明此方法提高混合网平差精度的有效性,并进一步采用方差一致性检验和符合路线法相组合,验证了跨江水准联测的可靠性。

    2020年01期 v.32;No.143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在大坝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冯钱桢;黄腾;

    大坝沉降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为了能准确预测大坝沉降,将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以某大坝沉降量为实例,研究灰色BP神经网络在大坝沉降监测中的应用。通过GM(1,1)获得一组拟合数据,将拟合数据和原始值作差得到拟合值的误差序列,再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拟合数据和拟合数据的误差序列进行训练,最后再以拟合数据作为输入值,利用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得到误差序列,进而得到预测值。经过实验分析,得出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

    2020年01期 v.32;No.143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三维坐标转换算法的粗差探测比较研究

    蔡宁;黄腾;钱龙;夏玉国;

    三维坐标转换的算法有很多种,除了最常使用的经典最小二乘平差外,还有整体最小二乘平差。整体最小二乘根据对误差分配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奇异值分解法和混合最小二乘法。为了比较3种算法的粗差探测能力,通过实验模拟在不同粗差情况下,使用方差比值验证法进行粗差的探测。实验结果表明最小二乘和混合最小二乘算法均能识别较小的粗差,其粗差探测能力更加可靠。

    2020年01期 v.32;No.143 18-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类三次李氏卵圆

    李湘江;

    提出了李氏卵圆的定义,以及卵圆的卵心,卵圆的长半径、短半径和对称半径等相关概念的定义。给出一类三次方程,并证明其为李氏卵圆方程。推出了某些三次方程为李氏卵圆方程的判定定理,以及一类李氏卵圆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旋转卵球体的体积公式。

    2020年01期 v.32;No.143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物医学

  • 3种根管冲洗液对牙髓炎根管渗出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王丽琴;荆得宝;朱静;焦红卫;

    比较根管治疗中3种根管冲洗液对牙髓炎根管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8、MMP-2水平的影响。选择临床诊断为牙髓炎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4组,即氯己定组、次氯酸钠组、双氧水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在根管治疗扩锉时,分别在使用这些根管冲洗液前后提取根管内渗出液,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MMP-2、MMP-8及MMP-9含量。结果显示,MMP-9水平在4组患者冲洗后均有显著下降;MMP-8水平在氯己定组和双氧水组患者冲洗后显著降低;MMP-2仅在氯己定组患者冲洗后浓度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氯己定能显著降低炎症牙髓中MMP-9、MMP-8、MMP-2的水平,有利于牙髓炎症的控制。

    2020年01期 v.32;No.14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转染沉默IGFBP-2基因抑制食管癌细胞系TE-1增殖、转移的影响

    张倬;熊飞;李雪曼;陈天佑;

    研究转染沉默IGFBP-2抑制食管癌细胞系TE-1增殖、转移的影响。通过构建好的IGFBP-2的SiRNA绿色荧光载体转染到人食管癌细胞系TE-1中,于荧光显微镜下观测转染效率,通过Western-blot证实基因沉默的效果,并通过CCK8,Transwell和流式来分别评估IGFBP-2-SiRNA对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Western-blot法证实IGFBP-2能有效地被SiRNA沉默,而且IGFBP-2-SiRNA能抑制食管癌细胞系TE-1的增殖、侵袭和诱导凋亡。实验结果表明IGFBP-2在食管癌的发病机理中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IGFBP-2也许能成为食管癌治疗的一个靶向基因。

    2020年01期 v.32;No.143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环境化学

  • 细化剂TiC物性参数对纯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代卫丽;宋月红;刘彦峰;吴东杰;

    细化剂的物理参量对其细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熔铸的方法向纯Al熔体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4%)和粒径(300nm、5μm、10μm)的TiC粉末细化剂,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电导率及致密度和显微硬度等测试,研究TiC上述物理参量对纯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C粉末对纯铝组织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同时使得铝锭的致密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27.4%和77.2%,电导率变化不大;采用不同粒径的TiC,最佳添加量不同。300nm和10μm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均为0.1%,但5μm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0.3%。同时,300nmTiC所制备的铝铸锭晶粒更为细小均匀,试样性能较为优良,致密度和显微硬度分别为90.7%和106.6HV;TiC是纯铝有效的形核剂,但要严格控制其添加量和尺寸。

    2020年01期 v.32;No.143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3种修正的机器学习算法在逐3h降水量预报中的比较应用

    孙俊奎;王占良;张颖;

    为了订正数值预报产品,完善预报模型本地化应用,提高石林地区降水预报准确率,采用石林地区2016—2018年3h累计降水量观测资料和欧洲细网格数值预报场资料,基于概率神经网络(PNN)、支持向量机(SVM)和Logistics判别的3种机器学习算法对石林地区的逐3h时间间隔降水量的8个等级进行回归建模。利用遗传算法修正PNN网络的平滑因子和SVM模型的核函数中的Gamma值及惩罚系数,选择最优模型参数并建模;尝试线性回归后再多次使用Logistics判别的技术获得8个降水量级的预报值来构建预报模型,修正AUC阈值获取方式,提高预报模型TS评分。通过3种机器学习模型2018年汛期降水预报的业务检验表明,PNN和SVM模型优于扩展的Logistics判别模型,3种模型中Logistics判别模型的TS评分接近30%,PNN和SVM模型TS评分在45%左右,特别是对中雨以上的较强降水预报,3种模型TS评分达到28%。

    2020年01期 v.32;No.14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工程技术

  • 土颗粒形态的二维数学表达及其适用性

    李强;乔志甜;沈伟;李萍;李同录;

    颗粒大小和形态是建立土体微观力学模型的基本单元。土颗粒的形态可用不同的函数进行描绘,但这些函数对黄土颗粒的适用性并不清楚。研究分别用Fourier函数、Lagrange函数、Hermite函数和Spline函数对实际黄土颗粒进行描绘。结果表明Fourier函数适合描绘轮廓圆滑的土颗粒,但该函数需要的采样点远多于其他3种函数,且拟合的形态曲线不通过采样点;相对于Fourier和Spline函数,Lagrange函数更适合描绘棱角分明的颗粒。当在较少的采样点下使用Lagrange函数时,采样点的位置需能控制颗粒的轮廓;Hermite函数对具有棱角形态的土颗粒和圆滑的土颗粒均适用,但一个采样点要同时给出坐标位置和切线的参数;Spline函数适合描绘圆滑颗粒,其对采样点的选取要求最低。

    2020年01期 v.32;No.143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降雨频率与泥石流暴发频率关系研究——以2015年8月西藏扎木弄沟泥石流为例

    王伟宇;李俊;赵苑迪;

    泥石流暴发频率是确定泥石流灾害设防标准的一个重要参数。以2015年8月发生在扎木弄沟的4次泥石流灾害为例,对于此次泥石流灾害,相关人员采用了目前所有关于泥石流暴发频率的确定方法,但都不能很好地确定2015年8月的泥石流暴发频率。研究主要结合2015年8月发生在西藏自治区易贡乡扎木弄沟的泥石流的降雨频率,并以线性雨洪法为基础计算洪峰流量数值,辅以计算了以泥石流容重为主、包括泥石流流量与流速等的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最终确定了2015年8月扎木弄沟的泥石流暴发频率为两年一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扎木弄沟的物源极为丰富,导致当地在一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却产生了6倍于两年一遇的泥石流灾害的洪峰流量。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泥石流暴发频率确定精度,并且有助于进一步选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的标准。

    2020年01期 v.32;No.143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土湿陷性对西白地裂缝的影响

    曹兴;田雷瑜;卢全中;杨亚磊;乔建伟;

    渭河盆地位于黄土高原南部,该盆地广泛分布黄土,到2017年已发现252次裂缝。以西白村地裂缝为例,通过钻探和槽探等一系列地质调查,查明了西白地裂缝的平面展布特征和剖面结构特征;通过黄土湿陷实验分析了由黄土湿陷性对地裂缝所造成的影响,并推测了西白地裂缝的成因发展过程,得出了西白地裂缝的产生是由于污水坑的侧向渗漏和黄土的湿陷性所造成的地面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研究揭示了黄土湿陷性地裂缝的发育特征,探讨了其成因机理,为黄土地区地裂缝的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2020年01期 v.32;No.143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土质滑坡滑前三维地形恢复研究

    王振宇;张常亮;周潇朗;魏岩朔;

    滑坡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对于滑坡防治有很大帮助,要相对滑坡运动进行准确的模拟,就需要利用当前地形对滑坡滑前三维地形进行恢复研究。为了恢复滑坡滑前三维地形,结合南川河土质滑坡原始地形高程数据及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运用仿真技术建立滑坡当前三维地形模型,然后结合滑坡总体积及周围地形还原滑前三维地形,建立Sassa K模型对滑坡滑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比滑后范围、与实际地形差距以及剖面形态等来确定模拟的准确度,并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滑坡的应力应变分布,揭示滑坡机制,验证复原滑坡的准确性。模拟方法较成功地复原了南川河滑坡滑前三维地形,并从复原原始地形到用原始地形模拟滑坡过程,完整地表现了滑坡的整个变化过程,从而为针对无法获得原始地形数据土质滑坡的原始三维地形恢复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法。

    2020年01期 v.32;No.143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裂隙连通率计算不同方法比较研究

    李鸿鸣;张磊;

    边坡裂隙的连通率不仅是岩石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对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全迹长调查法、Laslett法、广义H-H法和基于Monte Carlo的带宽投影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连通率计算方法,在这4种方法的基础上,以西南某大型水电工程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4种方法计算顺坡向裂隙连通率。结果表明:全迹长计算结果最佳,但露头范围有限,同时受带宽大小的影响;Laslett法和广义H-H法计算结果均与全迹长法结果相近,在一定窗口范围内测窗尺度效应小。另外,基于Monte Carlo的带宽投影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计算任意给定方向的连通率值,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0年01期 v.32;No.143 79-8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转换集模型实现地理数据再利用

    薛睿;郭霄;张萌;常晓滢;

    针对地理数据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地理数据库数据存储、管理、制图方法的研究后,采用MapStore平台,阐述了转换集模型的原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制图改化原则与数据再利用的技术方案。通过该模型在云南省数据改化实践中的应用,证明该模型有效提高了地理数据的利用效率,加快了地图的生产速度,与传统的地图更新制图相比更具有优越性,对促进测绘地形图数据高效利用与共享有着重要意义。

    2020年01期 v.32;No.143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张孝存;罗永平;李欢;

    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泰尔指数T等指标,从陕西省不同空间尺度,对2001—2014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不同空间程度上看:空间尺度越小,差异程度越大,即县域>市域>区域。(2)经济发展快的地域,其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越大;发展相对滞后的,其内部差异较小。(3)不同空间尺度的绝对差异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在波动中变化,相对发展率呈现出"北高南低夹关中"的倾斜趋势;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大成为总体差异的来源,整体呈现出"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

    2020年01期 v.32;No.143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四维自治超混沌模型及其电路实现

    尹社会;王记昌;

    基于超混沌系统的生成机制及Lyapunov指数,利用线性反馈控制构造了一类具有唯一平衡点的新四维超混沌模型。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超混沌模型的吸引子相图、Lyapunov指数谱图以及分岔图,呈现了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动力学行为。在Multisim下搭建了模块化模拟电路,并给出了典型参数下的吸引子相图,结果与数值模拟具有一致性,为进一步在保密通信和信息处理等领域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20年01期 v.32;No.143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成桥施工方案比选

    魏志峰;

    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分析不同施工方案对连续梁桥合龙阶段、拆除临时固结后、成桥阶段及成桥3年后主梁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优施工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在合龙阶段施工方案一和方案三对主梁竖向位移值影响小;采用施工方案一时,在连续梁桥合龙阶段、拆除临时固结后、成桥阶段主梁竖向位移值影响小;在各个阶段中,3种施工方案对桥梁应力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连续梁桥成桥施工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借鉴。

    2020年01期 v.32;No.143 100-10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低温条件下桥梁桩基混凝土性能研究

    李建鑫;

    研究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桥梁桩基混凝土配合比,以促进低温地区冬季桥梁建设工作的推进。模拟各种配合比条件下桩基混凝土凝结状况,测定其凝结时间,对凝结硬化时外界温度、混凝土外加剂掺量、水胶比大小以及矿物掺合料掺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界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并不重合;温度的下降抑制了水泥水化的速度;减水剂不会改变混凝土凝结时间随外部温度改变的大致规律;早强剂对桩基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初凝时间上;随着温度的下降,矿物掺合料对凝结时间的影响也会相应减小;水胶比的提升总体上会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2020年01期 v.32;No.143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路基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王勇;

    为研究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路基的路堤变形影响因素,通过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软土路基数值模型,并针对不同地基不均匀程度、路堤高度、桩长及桩位间距对路堤位移及应力的影响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地基不均匀程度为工况②时,路堤的变形量和应力值最为合理;路堤高度<20m时,路堤位移和应力增大幅度较小,路堤高度>20m时,位移和应力增长幅度较大;适宜增加水泥搅拌桩长度可以有效减小路堤变形和轻微降低路堤的应力变形量;增加水泥搅拌桩桩位间距会增大路堤位移变形量和水平应力变形量。研究结果可为水泥搅拌桩处理相关软土地基提供借鉴。

    2020年01期 v.32;No.143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

  • 山东省地市3E系统综合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宋杰鲲;康忠燕;韩文杰;梁璐璐;

    提升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综合效率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于松弛变量的SBM模型,测算山东省各地市的3E系统综合效率,并进行负产出的冗余分析、地市间的差异性分析与聚类分析,选取影响因素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方向与强弱。结果表明:山东省地市间系统综合效率差异较大,并呈扩大趋势,烟粉尘控制形势较为严峻;科技支持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对系统综合效率有正向作用,而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有负向作用;通过增加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有助于提升山东省3E系统综合效率。

    2020年01期 v.32;No.143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三角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基于内涵式发展的视角

    李伟娟;杨娟;

    为厘清黄三角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构建了贡献率测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2年和2012—2015年黄三角高校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5.83%和8.75%,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与北京、上海等省市还有较大差距。建议结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为总目标,从教学理念、学科构建、区域合作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一步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2020年01期 v.32;No.143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影响税收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及预测

    刘军航;任达;

    为了分析经济变量中影响税收的主要因素,对我国税收收入进行预测,利用Eviews软件对1990—2016年相关经济因素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利用多重性、异方差和自相关性对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税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得到影响税收收入的显著因素,为税收收入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2020年01期 v.32;No.143 12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惩罚Logistic回归的多元统计过程控制研究

    钟琦君;

    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众多学者提出了引入分类器的控制图方案,将监控问题转化为二分类问题。结合RTC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的高效性,实时生成分类器对观测值进行精准的分类。针对高维数据,可采用Lasso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方便控制图报警后的异常因素诊断。提出基于Lasso惩罚的Logistic回归的控制图,监控时采用了RTC方法。从实验结果可知该控制图拥有比其他方法更优良的性能,并通过手机相机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了案例分析。

    2020年01期 v.32;No.143 137-143+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时滞——二十年的变化

    安筱雯;冯绪;

    由于市场摩擦的存在,资产价格对新信息的反应存在滞后性,因此市场的信息效率可以用价格时滞来表征。测算1996—2016年我国沪深A股市场个股及总体市场的年价格时滞。针对投资者认知假说、流动性假说、投机性假说和市场分隔假说,选取相应的代理指标,经过实证检验明晰上述4个假说对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时滞解释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投资者认知假说和市场分隔假说对中国股票市场稳健有效。最后,从投资者认知程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角度对提高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2020年01期 v.32;No.143 14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